問:請問校長,住院醫師幫老師去參加次專科國際學會貼海報,應該要做好哪些準備?我讀過校長寫的參加國際學會的事前準備,如果老師需要幫忙,我也願意幫做 poster 或 e-poster。(Psyduck)
答:(蔡依橙)這位可達鴨同學寫了很多背景描述,但那個描述我怎麼改都覺得很容易對號入座,為了他的身家性命安全 維護他平靜的生活,我還是全砍了。
這是個不錯的機會,雖然你仍在專業訓練中,但因為積極且肯做,有個「幫忙去貼海報」的機會,雖然技術含量的確有限,但確實是個不錯的開始。以下是幾個我覺得你可以學習的部分。
技術交換:排版 vs 專業
你上過新思惟的醫學簡報課,不管是 poster 或 e-poster,都有能力處理視覺部分,你如果覺得時間上許可,可以主動的跟老師說,他的稿件初步完成後,你可以協助在排版上幫點忙。
因為長輩有時候會有些既定的美感偏好,所以如果你的意見第一次沒被採納,也別灰心,你就把原版跟你處理的版本都給他,讓他決定要印或要 submit 那一個即可。
在醫院中,我們都是被訓練成快速決策的,所以往往第一眼看了不習慣,就會直接拒絕,很少能馬上覺得「你的比較好」,不過做科學的,有一部分人看事情其實頗客觀,或許過幾天,或者下一次,他就會發現你在這方面的考量是比較理想的。
這種獨特的行為模式,在之後的專業生涯中,你會逐漸的看到更多,甚至有一天,當你獨當一面時,將發現有些優秀年輕人給你的建議,你也會「一開始說不要但後來慢慢的改變並接受」。
藉由這樣的過程,你提供資料呈現的排版技能,換來更為理解醫學研究的各種業內規矩,能讓自己成熟得更快。世界一直是這樣的,彼此幫忙、一起進步。就像我常說,「實習」就是拿自己的勞力,換得「在系統裡觀察學習」的資格。
參加國際學會前的準備
接著,貼海報不過就是個類似 UberEATS 的移動勞力,但你也換來了國際學會參與的機會,參加國際學會前,事先看好會議議程,規劃出自己想參加的內容,以下這篇,你可能看過了,但我還是貼出來供更多伙伴參考。
另外,那種大會議廳的 keynote speech,或 panel discussion,往往可以看到更多大師,即使主題不是最喜歡的,一樣建議可以去感受一下氣氛。
即使該次國際學會辦得不好,你也可以思考,為什麼辦得不好呢?如果哪天由我舉辦,我該怎麼做得更好?這些思考,後來都讓我在舉辦活動時,更為完整、更為周延。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