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長期心得】從部落格打磨個人品牌,發揮深度影響力。

 

作者:新光醫院 耳鼻喉科 徐英碩 醫師

 

 

meta_analysis_20170416-555

 

 

7 年前我寫過:「新思惟的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,是之前上過含金量最高的課程。」7 年之後回頭看,這件事情不僅沒有改變,反而更加真實!

 

現在社群平台如 YouTube、IG 分走比較多的流量,但是我這種老 Coco,沒辦法在 IG 和 YouTube 上面大秀事業線,平常的所思所想,還是比較習慣用 FB 的形式,也就是課程中所學 Facebook + Blogger 的方式來呈現。

 

(鈺編按:徐英碩醫師從 2015 年起積極報名了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》、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、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、《健保資料庫工作坊》、《統合分析工作坊》、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等多個小班課程,還參與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、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、《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》等大活動,不僅在學術方面有傑出表現,也持續在專業領域發光發熱,讓人留下深刻印象。)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徵長期心得 | 已標籤 Blogger, facebook, 個人品牌, 徐英碩, 部落格 | 【長期心得】從部落格打磨個人品牌,發揮深度影響力。 已關閉迴響。

【長期心得】幫民眾看病之外,個人品牌為我帶來的人生副本!

 

作者:軍輝耳鼻喉科診所 姚侑廷 醫師

 

 

00_KIDS_20180527-150

 

 

我在 2016 年 11 月,上了新思惟的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。當初會想報名這堂課,純粹是因為中年危機發作。「除了看病,我的人生還能做些什麼?」彷彿找到答案般,我上完了課,開了臉書粉專Blogger,須臾間過了七年。

 

(鈺編按:姚侑廷醫師是資深校友,從 2016 年起陸續報名了《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》、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,參加過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、《青壯世代的精進、轉職與創業》等大活動,並曾擔任《新思惟論壇:當代家長的煩惱》的講者。善於閱讀、思考、論述的他,透過不斷進修和學習,將自己的人生,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。)

 

目前粉專還活著,觸及率尚可,也不太炎上。因為 Blogger 觸及率不如臉書,也不太能即時互動,所以目前幾乎都寫在臉書。空閒之餘寫自己感興趣的主題,很是愉快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徵長期心得 | 已標籤 Blogger, 個人品牌, 姚侑廷, 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, 臉書, 部落格 | 【長期心得】幫民眾看病之外,個人品牌為我帶來的人生副本! 已關閉迴響。

【長期心得】從 case report 起步的新手,日後成功登上高分期刊。

 

作者:義大醫院 神經科 謝孟倉 醫師

 

 

meta_analysis_20170416-341_ltfeedback

 

 

這篇長期心得,簡單整理我這幾年的研究與各位分享。

 

(鈺編按:謝孟倉醫師在 2016 年先報名了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》,從 case report 起家發表第一篇之後,再到《統合分析工作坊》進修,進一步完成人生首篇 original article。課後學術從 0 到 1 順利起步,到現在產線多點齊發,讓自己的名字和作品成功登上 PubMed。)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徵長期心得 | 已標籤 中風, 健保資料庫, 神經科, 義大, 謝孟倉 | 【長期心得】從 case report 起步的新手,日後成功登上高分期刊。 已關閉迴響。

【長期心得】新思惟流簡報,有效擊退油膩午餐後的嗜睡感!

 

作者:大同醫院 神經科 葉威志 醫師

 

 

00_innovarad_meta-analysis_20221113_0334

 

 

這個月有幸受到邀請,到高雄市醫師公會進行演講關於日間嗜睡之主題。由於時間訂於中午 12 點半,參加對象皆為本市的資深開業前輩,而且講題偏向次專科少見疾病,我一開始有些擔心聽眾們吸收的效果。

 

在準備階段仔細思考聽眾的組成,發現醫師公會演講的對象是相當特別的一群聽眾,如果以社區衛教的模式來進行,相信很多在場前輩們都會覺得過於淺顯,而每位醫師都分屬個別次專科,因此也不適合在理論上討論得過於深入。前輩們都擁有非常豐富的看診經驗,加上行醫多年,累積了大量的病患。

 

最後決定將本次演講的重點放在快速了解嗜睡症,和一些特別的症狀,以利聽眾們在診間問診及衛教。

 

 

從觀眾想聽的、適合閱讀的,開始進行簡報設計。

 

依照過去新思惟課堂所學,以及我課後建立的習慣,在製作投影片時盡量將字與圖放大,選擇無襯線字體(Arial & 微軟正黑體),並適當的使用灰階。這一次更將所有專有名詞加註中文,且提高了圖表 / 文字的比例。也減少過於基礎和理論的內容,強調「臨床表現」和「檢查流程」兩個面向,並增加了一些問診的內容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徵長期心得 | 已標籤 嗜睡症, 大同醫院, 新思惟, 新思惟簡報, 日間嗜睡, 是睡症, 神經科, 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, 簡報設計, 葉威志, 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| 【長期心得】新思惟流簡報,有效擊退油膩午餐後的嗜睡感! 已關閉迴響。

【長期心得】在生涯早期學會簡報和研究,讓 Office Hour 帶你走得更遠!

 

作者:台中榮總 神經內科 林佳彥 醫師

 

 

MEPA_20211127_1123

 

 

寫長期心得回顧,作為一種自我肯定與累積。

 

其實一開始看到這個活動,我有點猶豫是否參加,因為分享的校友都很資深,表現也都非常耀眼;另一個猶豫點是把自己的想法、做法都開誠布公,有點像是大庭廣眾之下穿內褲般害羞。

 

不過我漸漸認知到不是什麼事情都要一步到位,慢慢累積,不要覺得自己不夠格,像最近也開始學習當 reviewer(一開始還以為是詐騙,也有可能是 email 寄錯人,想說對方是隔壁棚精神科 journal,就以該科非我專長婉拒,後來另一個我有投的 journal 寄來邀請,我就想到校長所說:「認同這個社群的話可以加入。」)總是要像大富翁一樣累積,房子也買,研究所也蓋,建旅館也要涉足,股票也要炒。

 

反正校長也沒有訂定 criteria 要發幾篇,或是做到理事長才可以參加這個活動,況且拍照打卡送英修,何樂而不為?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徵長期心得 | 已標籤 office hour, 林佳彥, 統合分析工作坊, 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,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, 長期心得 | 【長期心得】在生涯早期學會簡報和研究,讓 Office Hour 帶你走得更遠! 已關閉迴響。

2022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,共 1037 篇論文發表!

 

整理:新思惟團隊

 

 

00_banner

 

 

前情提要

 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數據回顧 | 已標籤 impact factor, open access, pgy, 住院醫師, 國際期刊, 實習醫師, 新思惟國際, 論文發表, 醫學論文 | 2022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,共 1037 篇論文發表! 已關閉迴響。

【長期心得】新思惟各大經典工作坊效用剖析

 

筆名:知道要如何長大的自己

 

 

MEPA_20220626_0977

 

 

第一次接觸到新思惟是在 2014 年,醫院邀請蔡校長來分享醫學海報的製作,那是第一次見識到,原來不需要很大的組織,就可以把課程活動辦的實用而充滿細節,也知道公版 / 模板不一定是對的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徵長期心得 | 已標籤 office hour, 新思惟, 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, 統合分析工作坊, 臨床工作,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,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| 【長期心得】新思惟各大經典工作坊效用剖析 已關閉迴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