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問校長 #4】住院醫師人力將要減半,但總工作量不變,該如何調適?

 

 

ask4

 

 

問:過去幾年,因為科擴張,人力變多,很多工作就慢慢被分配給 R 做(combine meeting、評鑑、檢查、月會年會報告….等),達到平衡。

 

但最近住院醫師減招,從我之下,人力減半,科內卻沒有跡象要做工作重分配,住院醫師的壓力有增無減。有點擔心我變成資深住院醫師後,會撐不下去,請問該如何調適,或是如何預先做出準備呢?(Sean)

 

答:(蔡依橙)

 

 

工作量兩倍

 

在我擔任住院醫師的時候,前一屆有 4 位學長,到我這屆以後,就剩 2 位。所以總醫師從 4 天值一班,到我當的時候,是 2 天值一班。

 

住院醫師在最熱鬧的時候,8 天值一班,到我們的時候,因為之後的學弟妹開始實施 PGY,學長們升上總醫師,學弟妹們沒接上來,變成 4 天值一班。工作量兩倍。

 

當然,逐漸增加的檢查量,陸續交給住院醫師做的事情,也是一樣的狀況。這就是醫療人力的景氣循環,沒辦法。

 

這種景氣循環,什麼時候會改變?有幾種情況:

 

  • 忽然又有新政策,人數變多了。
  • 忽然又有新政策,關懷住院醫師工作時數與總量。
  • 因為塞太多工作,有住院醫師離職、出事或甚至自殺了,科政策改變。(我不是開玩笑的,在我訓練的過程中,在其他友科,有過勞離職、過勞出車禍的、過勞後憂鬱症自殺的,然後這些科就會出現重大工作調整。)
  • 負責安排工作的主任,有良心且關懷住院醫師,瞭解情況後,主動把周邊工作,請主治醫師收回去自己做。

 

因為政策無法預測,主管無法控制,離職不是優先選項,出事跟自殺當然更不是,我建議的處理順序如下。

 

 

先調整自己的心態

 

首先,住院醫師不是單純的雇佣,還包括了鍛鍊自己的成分,更是讓自己全然獨立的過程。以你所說的 combine meeting、檢查、月會年會報告,我認為都是訓練自己的好時機。事實上,我在住院醫師時期非常樂於去做這些事。

 

例如:因為我覺得 combine meeting 看 PACS 講片子,很難做標記與快速跳到重點,更難 summarize 一些很重要的概念,所以我都自己花時間做簡報。臨床科反應很不錯,後來我升主治醫師,臨床科很喜歡跟我合作,聽我講 CT。

 

例如:介入性治療,我在住院醫師時期會觀察,前面的學長姐都多久被放可以自己 puncture、多久被放可協助治療、多久可以完全獨立。我會努力讓自己更「上道」,盡早獨立(我是在兩週後可 puncture,一個月後完全獨立),這中間,我甚至還作了 intervention room 的 survival guide,自己把各種管子的特性,以及難勾的血管該怎麼處理等,主動在我負責秀 case 的晨會做報告。

 

下圖是簡報的一小部分,講 SMA 照完後,上 celiac,如何省時間的技巧。概念是從快打旋風的「昇龍拳」來的。可以從「兔」半天弄到有點火,變成秒上!

 

 

tae_sma_celiac

 

 

月會年會報告,更是能讓自己提早融入學術社群,這部分,請參考我過去的一篇文章,你會發現,我把 oral presentation 視作「機會」,而不是「差事」。

 

 

即使是評鑑,我認為都是有正向意義的。「這本來可是主治醫師負責的啊,我可以深度參與醫院一定會遇到的事情,真是好機會!」「反正我就是盡力的去處理文書部分,評鑑沒過責任不會在住院醫師身上,這種有機會工作又不用扛責任的,是很好的學習機會。」

 

 

再評估工作狀態

 

一個人的工作時間,早上 7 點到晚上 6 點好了,11 個小時,能做多少也是有限的。如果你帶著以上的正向積極態度去做,卻仍發現事情越做越多,那可能要評估一下,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?

 

首先看看,是否自己的工作效率還能增進,同樣 100 片 X 光,為什麼高手 1 個小時打完,我要 4 個小時,該怎麼變快?同樣 5 台 TAE,人家一個下午可以做完,還準時下班,我怎麼做到晚上 8 點去,流程差在哪裡?

 

這種效率增進,對自己是有幫助的,因為你的產值會增加,日後找工作跟商談合約,都很有議價能力。

 

 

觀察與溝通

 

其次看看,跟自己同屆與前後屆的人,是否撐得住,在全面壓力來臨的時候,通常最弱的住院醫師會撐不住,其症狀是開始擺爛、不負責任、逃避,甚至曠職。到了影響科營運的程度,主管就會介入並全面調整了。

 

如果你的同事們程度都很好,速度也很快,但大家還是撐不住。建議一起討論一下,準備跟主管約時間,一起去談。

 

不要一個人去講,因為容易被轉化為你個人的問題。跟主任約時間之前,要先內部討論過,並做好談判準備,你們認為哪些是可以做,且有學習效果的,大家很樂意做,但哪些真的應該主治醫師做比較好,希望主管能撥回去給主治醫師。

 

例如:PTCD 其實住院醫師多作有好處,你們願意學習也願意幫忙,但評鑑文件製作,要取得各種資料並整合,對住院醫師來說,太花時間而且叫不動許多資深前輩,用「科內人力的單位時間產出」來說服主管,會比較容易成功。盡量不要用自己的「是非價值」去抗議「應該」怎樣怎樣,因為職場工作的分配,從來沒有固定的準則。

 

 

如果真的不行

 

假設你們都已經很正向積極,也反覆溝通,但效果依然不好。這時就要思考主管的領導風格,跟科文化,是不是有問題。

 

如果事情依然不能解,為了生存的最後手段,當然就是讓自己 malignant change 或準備離職。但說實在的,這真的是最後一線,因為這兩招,對你自己也會有很大的損傷,不管是 reputation 或 career path,都會受到負面的影響。慎用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

 

 

本篇發表於 問校長 並標籤為 combine meeting, intervention, TAE, 住院醫師, 加倍, 努力, 工作, 年會, 月會, 檢查, 減半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