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,共 1037 篇論文發表!

 

整理:新思惟團隊

 

 

00_banner

 

 

前情提要

 

 

 

歷年校友研究成績

 

 

01_papers_per_month_all

 

 

從 2014 年開辦新思惟研究課程開始,到 2022 年底,上過研究課程的校友,累積在 SCI 期刊發表論文共 4336 篇!

 

2022 年,共有三個月,論文篇數超過 100 篇以上。5 月發表論文數,更曾高達 111 篇!

 

 

2022 年共 1037 篇 PubMed 論文

 

  • 2022 年 1037 篇
  • 2021 年 984 篇
  • 2020 年 689 篇
  • 2019 年 517 篇
  • 2018 年 443 篇
  • 2017 年 300 篇
  • 2016 年 213 篇
  • 2015 年 153 篇

 

逐年上升,趨勢明顯!

 

 

Original article 佔 73%

 

 

meta-analysis_award_20170311

 

 

原創研究是主流文體,佔新思惟之友發表論文總量的 73%(2021 年為 76%)。

 

其中值得注意的是,臨床研究(Clinical)佔原創研究比例,從 2018 年的 50%,上升到 2022 年的 57%。如果與 2021 年相比,數量從 423,略升到 2022 年的 434。依然是發表的主力!

 

而 meta-analysis 增加最多,2021 年僅有 90 篇,2022 年為 111 篇。

 

Meta-analysis 佔原創研究比例約 17%,仍有成長空間。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,若有不錯的臨床感,或能以寫作與統計能力,與資深臨床工作者合作,確實是個起步的好領域。有興趣的朋友,可參考校友們的快訊與發表心得:統合分析工作坊 / 傑出榮耀

 

Review article 在 2021 年為 73 篇,2022 年也略升到 78 篇。Original 以外的文體,都有其不可取代的面向。

 

過去曾是初學者起步好資源的健保資料庫,即使國衛院停止提供資料後,仍有學員陸續刊出,不過數量上從 2021 年 145 篇,2022 年縮減到 90 篇。目前健保資料庫已經因為資料取得過於困難,不適合初學者起步。但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機會窗口,現在,正是初學者把握 meta-analysis 的好時機!

 

 

今年我也要發表!

 

 

期刊分散,前 20 名都是 open access。

 

 

meta-analysis_award_20170311

 

 

由於 open access 期刊的稿件容納量大,且知名度高、可近性高,導致影響力大、被引用程度高、IF 也相對高,已經逐漸成為初學者投稿的優先選擇,以上列出的是前 20 名、校友投稿 10 篇以上的單一期刊。

 

課後也可以持續注意校友們的發表快訊,掌握最新趨勢。還沒有固定閱讀快訊的朋友,請把這四個連結設進書籤,方便日後尋找喔!

 

 

關於集中趨勢,如果把刊登超過 10 篇論文的期刊,文章數加起來,佔全部研究校友文章 41%。2021 年為 33%,2020 年為 23.9%。間接印證期刊世界也有大者恆大的趨勢。

 

 

有 34 本期刊 IF 超過 10 分!

 

 

meta-analysis_award_20170311

 

 

2022 年新思惟學員論文刊登超過 10 分以上的期刊,有 34 本,2021 年為 17 本。

 

刊登期刊的影響因子(impact factor)最高者為 157.375 的 JAMA,該篇文章的作者為內科醫師,從住院醫師時期陸續參加過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》、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》、《統合分析工作坊》,累計至今已有 15 篇 SCI,其中有 9 篇集中在 2022 年發表!

 

平均影響因子為 5.120,分佈型態與往年相似,非常態分佈、也非向零傾斜,多數校友落在 1 到 7 分的區間。請見下圖。

 

 

05_if_historgram

 

 

歷年平均影響因子的分布如下,8 年累積 4336 篇,平均影響因子落在 3-5 分之間,2022 年平均分數為 5.120 分,首度衝破 5 分。

 

 

05_if_year_average

 

 

最多一人 25 篇!多數一年 1 篇。

 

 

meta-analysis_award_20170311

 

 

以主要作者歸戶統計:在 1037 篇中,作者總數為 559 人。

 

最多個人發表為 25 篇,是 2021 年參加過新思惟《統合分析工作坊》的學員,要做到一年超過 10 篇這樣的速度,一定是很清楚每一段在說什麼,如何節省字數不廢話,又能抓住核心重點。

 

 

一年發表 1-3 篇文章的朋友仍是主力。如果你也想要學術起飛,甚至成為多產作者,請參考下列分享。

 

 

一年內發表 1 篇的朋友佔所有作者總數的 62%,這比例與去年的 62% 一致,顯示課程協助新手起步的規劃初衷,得到有效落實。

 

 

醫療與非醫療相關的學員們,也有相當傑出的發表成就。

 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「一人發表多篇」,新思惟之友「多人合作發表一篇」狀況亦漸增:2015 年共同作者同時有多位新思惟之友的有 3 篇、2016 年 1 篇、2017 年 5 篇、2018 年 12 篇,2019 年 26 篇、2020 年 24 篇,2021 年 54 篇、2022 年成長至 73 篇!

 

在新思惟社群中,容易找到價值與做事風格相近的伙伴,藉由互助,減輕彼此負擔,共享傑出榮耀,是很棒的事!以下都是過去一年組成團隊,並迅速大量產出優質論文的例子。

 

 

 

2022 年參加研究課程學員,年齡中位數與去年相同。

 

 

07_age_year

 

 

2014-2022 共 9 年時間,分析 3784 位參加研究課程的校友年齡,皆為非常態分佈。

 

2022 年中位數為 33 歲,與 2021 年相同。事後分析 post hoc analysis 發現,相較於 2017-2020 參加學員的年齡分布,2021 與 2022 這兩年,年輕化達統計顯著。實際每堂課觀察下來,這兩年的 PGY 與住院醫師的確不少。

 

2022 年參加者大於 45 歲以上有 34 位,佔整體報名人數 10%,2021 年有 33 位,佔整體報名人數 6%。2022 年學員年紀最資深為 62 歲是歷年新高。

 

 

2022 年論文破蛋 110 人,54 位為住院醫師、見實習醫師、醫學生!

 

醫學生、見實習醫師、住院醫師也可以唷!

 

本身完全沒有任何論文(以第一作者、共同第一、通訊作者等主要作者序計),並曾參加過新思惟研究課程的學員,在 2022 年從 0 到 1 的學員,有 110 人,佔總作者人數為 20%,IF 分數最高為 10.782,平均為 3.968。

 

其中有 54 位非主治醫師(醫學生、PGY、住院醫師、fellow),佔破蛋人數 49%,接近一半。

 

 

 

7 位現役 PGY 課後成功發表!

 

PGY 時期就來參加新思惟,課後有成功發表,目前身分仍是 PGY 的學員,2022 年共有 7 位,其中個人發表篇數最多的有高達 4 篇,皆為 meta-analysis。以下是 PGY 快訊分享:

 

 

 

各行各業均有發表

 

 

 

【校友專案】新思惟工作坊,誠徵「長期心得」。

 

校友們分享課後長期改變與心得,在各自的領域皆獲得肯定:

 

 

很高興看到各位在 2022 年大放異彩,如果您認為新思惟工作坊對自己生活有長期影響,請參考【校友專案】新思惟工作坊,誠徵「長期心得」分享!

 

 

線上 Office Hour

 

2022 年我們也開辦專屬於新思惟工作坊校友的「線上 Office Hour」,許多見實習醫師、PGY、住院醫師、主治醫師課後應用遇到問題,都靠著這個服務,規定自己每周都要有進度,有問題就問校長,成功的寫出自己的第一篇。遇到生涯困境,也能聽聽不同角度的分析,達成突破。

 

 

上課學技術、又送 Office Hour

 

 

本篇發表於 數據回顧 並標籤為 impact factor, open access, pgy, 住院醫師, 國際期刊, 實習醫師, 新思惟國際, 論文發表, 醫學論文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